第一節 氣瓶的原始標志
由氣瓶制造廠用鋼印借機械或人工打銃在氣瓶肩部、筒體(上、中、下部)、頸圈、瓶閥護罩、氣瓶提手上,或打銃在附加于瓶肩、瓶閥護罩、瓶閥尾部、筒體等處銘牌上,或用印鐵法、噴涂法印涂在筒體上的,油瓜設計、制造、充裝、使用、運輸和檢驗等技術參數,以及氣瓶制造廠質量檢驗機構和國家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駐廠監檢員,對氣瓶產品驗收和檢驗合格后,在上述部位上打銃或印涂的印章,統稱為氣瓶原始標志。
對氣瓶原始標志除平時加以保護外,還應在購置氣瓶時,把隨瓶附帶的合格證和氣瓶說明書、批量檢驗證書等有關技術資料妥善保存。如果氣瓶資料中沒有氣瓶原始標志圖樣,或原始資料丟失,則應按瓶號把氣瓶原始標志照樣繪制、拓印下來,以備原始標志銹蝕、損壞時,備查、更換或補打標志。
第二節 中國氣瓶法定原始標志
1、61版的《氣瓶安全管理暫行規定》法定的原始標志:如教材圖1-7所示
2、65版的勞動部《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法定的原始標志:如教材圖1-8所示
3、79版的勞動總局《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法定的原始標志:如教材圖1-9所示
4、85年的法定的原始標志:如教材圖1-9所示
5、89版的勞動部《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法定的原始標志:如教材圖1-11、1-12所示
6、溶解乙炔氣瓶法定原始標志圖分為:1981年、1989年、1993年原始標志圖。
7、2000版的法定的原始標志圖 見《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第34頁。
第三節 氣瓶檢驗標志
氣瓶在由國家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認可的氣瓶定期檢驗站進行定期檢驗后,由國家安全監察機構駐站監檢員,在氣瓶的的規定部位打銃或噴涂的印章,統稱為氣瓶檢驗標志。
第三章 氣瓶的顏色和標記
第一節 噴涂顏色和標記的目的
氣瓶的顏色是指噴涂(或印制)在氣瓶外表的不同顏色;氣瓶標記是指噴涂(或印制)在氣瓶外表的不同顏色的字樣、色環和圖案(包括粘貼的)。
氣瓶噴涂顏色標記的目的,主要是:從顏色上迅速地辨別出盛裝某種氣體的氣瓶和瓶內氣體的性質(可燃性、毒性);避免錯裝和錯用的可能性。其次是防止氣瓶外表面生銹、反射陽光和熱量。
從安全技術角度來看,各國的標準內容盡管內容不同,但在顏色的選擇上,大有其共同點,即可燃氣體用紅色,有毒氣體用黃色。這項共同點,對氣瓶安全使用有很大意義。
一般大都把盛裝用量大的常用氣體的氣瓶和少數毒性氣體的氣瓶,單獨剔出分別確定其顏色和標記,而把盛裝同性質或同類別氣體的氣瓶,則一律噴涂同一種顏色,以不同顏色的識別標記(字體、色環或圖案)予以區分。
第二節 中國氣瓶的顏色標記
我國的氣瓶顏色標記是遵照國家標準GB7144-86《氣瓶顏色標記》噴涂。
國家標準中對氣瓶顏色標記確立的定義如下:
氣瓶顏色標記原指氣瓶外表面的瓶色、字樣、字色和色環;
字樣是指氣瓶充裝介質名稱、氣瓶所屬單位名稱和其他內容;
色環是識別充裝同一介質,但具有不同公稱工作壓力的氣瓶標記。
標準中還規定氣瓶顏色,除鋁白、黑、白三色外,都符合GB3183-82《漆膜顏色標準樣本》的規定。同時還規定氣瓶的顏色和此標準中的色卡,應按GB1729-79《漆膜顏色及外觀測定法》的要求鑒別。
我國法定盛裝常用介質的氣瓶顏色標記如表1-4所示。
介質名稱字樣的字體,一律采用仿宋體。
字樣在氣瓶上的排列,對于立式氣瓶,介質名稱按氣瓶環向橫寫,位于瓶高3/4處。、
中國氣瓶的顏色標記
如下表所示:
序號 | 介質名稱 | 化學式 | 瓶色 | 字樣 | 字色 | 色環 | 充裝系數 公斤/升 不大于 |
1 | 氫 | H2 | 淡綠 | 氫 | 大紅 | ||
2 | 氧 | O2 | 淡酞藍 | 氧 | 黑 | ||
3 | 氨 | NH3 | 淡黃 | 液氨 | 黑 | 0.53 | |
4 | 氯 | CL2 | 深綠 | 液氯 | 白 | 1.25 | |
5 | 空氣 | 黑 | 空氣 | 白 | |||
6 | 氮 | N2 | 黑 | 氮 | 淡黃 | ||
7 | 碳酰二氯 | COCL2 | 白 | 液化光氣 | 黑 | 1.25 | |
8 | 硫化氫 | H2S | 白 | 液化硫化氫 | 大紅 | 0.66 | |
9 | 溶解乙炔 | C2H2 | 白 | 乙炔不可近火 | 大紅 | ||
10 | 二氧化碳 | CO2 | 鋁白 | 液化二氧化碳 | 黑 | ||
11 | 二氯二氟甲烷 | CF2CL2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2 | 黑 | 1.14 | |
12 | 三氟氯甲烷 | CF3CL2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3 | 黑 | ||
13 | 四氟甲烷 | CF4 | 鋁白 | 氟氯烷-14 | 黑 | ||
14 | 二氯氟甲烷 | CHFCL2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21 | 黑 | ||
15 | 二氟氯甲烷 | CHF2CL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22 | 黑 | 1.02 | |
16 | 三氟甲烷 | CHF3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23 | 黑 | ||
17 | 二氯四氟乙烷 | CF2CL-CF2CL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14 | 黑 | ||
18 | 六氟乙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16 | 黑 | |||
19 | 二氟溴氯甲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2B1 | 黑 | 1.62 | ||
20 | 三氟溴甲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3B1 | 黑 | |||
21 | 二氟氯甲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42 | 大紅 | |||
22 | 三氟乙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43 | 大紅 | |||
23 | 偏二氟乙烷 | 鋁白 | 液化氟氯烷-152a | 大紅 | |||
24 | 甲烷 | 棕 | 甲烷 | 白 | |||
25 | 乙烷 | 棕 | 液化乙烷 | 白 | |||
26 | 丙烷 | 棕 | 液化丙烷 | 白 | 0.41 | ||
27 | 環丙烷 | 棕 | 液化環丙烷 | 白 | 0.53 | ||
28 | 正丁烷 | 棕 | 液化正丁烷 | 白 | 0.51 | ||
29 | 異丁烷 | 棕 | 液化異丁烷 | 白 | 0.49 | ||
30 | 乙烯 | 棕 | 液化乙烯 | 淡黃 | |||
31 | 丙烯 | 棕 | 液化丙烯 | 淡黃 | 0.42 | ||
32 | 1-丁烯 | 棕 | 液化丁烯 | 淡黃 | 0.53 | ||
33 | 異丁烯 | 棕 | 液化異丁烯 | 淡黃 | 0.53 | ||
34 | 1,3-丁二烯 | 棕 | 液化丁二烯 | 淡黃 | 0.55 | ||
35 | 氬 | 銀灰 | 氬 | 深綠 | |||
36 | 氦 | 銀灰 | 氦 | 深綠 | |||
37 | 氖 | 銀灰 | 氖 | 深綠 | |||
38 | 氪 | 銀灰 | 氪 | 深綠 | |||
39 | 氙 | 銀灰 | 氙 | 深綠 | |||
40 | 三氟化硼 | 銀灰 | 三氟化硼 | 黑 | |||
41 | 溴化氫 | 銀灰 | 液化溴化氫 | 黑 | |||
42 | 氟化氫 | 銀灰 | 液化氟化氫 | 黑 | 0.83 | ||
43 | 氯化氫 | 銀灰 | 液化氯化氫 | 黑 | |||
44 | 一氧化二氮 | 銀灰 | 液化氧化氬氮 | 黑 | |||
45 | 四氧化二氮 | 銀灰 | 液化四氯化二氮 | 黑 | 1.30 | ||
46 | 二氧化硫 | 銀灰 | 液化二氧化硫 | 黑 | |||
47 | 六氟化硫 | 銀灰 | 液化六氟化硫 | 黑 | |||
48 | 溴乙烯 | 銀灰 | 液化溴乙烯 | 黑 | |||
49 | 六氟丙烯 | 銀灰 | 液化六氟丙烯 | 黑 | 1.06 | ||
50 | 液化石油氣 | 銀灰 | 液化石油氣 | 大紅 | 0.42 | ||
51 | 甲基乙烯基醚 | 銀灰 | 液化乙基甲醚 | 大紅 | 0.67 | ||
52 | 氯甲烷 | 銀灰 | 液化氯甲烷 | 大紅 | 0.81 | ||
53 | 氯乙烷 | 銀灰 | 液化氯乙烷 | 大紅 | 0.80 | ||
54 | 氯乙烯 | 銀灰 | 液化氯乙烯 | 大紅 | 0.82 | ||
55 | 三氟氯乙烯 | 銀灰 | 液化三氟氯乙烯 | 大紅 | |||
56 | 溴甲烷 | 銀灰 | 液化溴甲烷 | 大紅 | 1.57 | ||
57 | 氟乙烯 | 銀灰 | 液化氟乙烯 | 大紅 | 1.37 | ||
58 | 偏二氟乙烯 | 銀灰 | 液化偏二氟乙烯 | 大紅 | |||
59 | 甲胺 | 銀灰 | 液化甲胺 | 大紅 | 0.6 | ||
60 | 二甲胺 | 銀灰 | 液化二甲胺 | 大紅 | 0.58 | ||
61 | 三甲胺 | 銀灰 | 液化三甲胺 | 大紅 | |||
62 | 乙胺 | 銀灰 | 液化乙胺 | 大紅 | 0.62 | ||
63 | 甲醚 | 銀灰 | 液化甲醚 | 大紅 | 0.58 | ||
64 | 環氧乙烷 | 銀灰 | 液化環氧乙烷 | 大紅 | 0.79 |
還有未列入介質的氣瓶顏色標記(不詳述)。
色環按標準規定,凡盛裝同一介質且公稱工作壓力比規定起始級高一級的氣瓶加一道色環,高兩級的加兩道色環,依次類推。
色環的寬度,對于公稱容積40升的氣瓶,單環寬度為40mm,多環中單環寬度為30mm,其他規格的氣瓶,色環寬度按相應比例放寬或縮窄,多環中的環間距等于環寬。
色環的噴涂位置,對于立式氣瓶,應噴涂于瓶高2/3處,且介于介質名稱和單位名稱之間。對于臥式氣瓶應噴涂于距瓶閥端1/4瓶長處。
在噴涂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色環、字樣、防震膠圈之間的適當距離。
第三節 中國氣瓶的檢驗色標
氣瓶檢驗色標的顏色和形狀(檢驗色標每10年為一個循環周期)。打銃檢驗色標的工作應放在檢驗色標漆膜干燥之后進行,而后再涂上清漆防銹。
檢驗年份 | 顏色 | 形狀 |
1990 | 粉紅色(RP01)GB3181-82 | 橢圓形(長80mm,短40mm) |
1991 | 鐵紅色(R01) | 橢圓形 |
1992 | 鐵黃色(Y09) | 橢圓形 |
1993 | 淡紫色(P01) | 橢圓形 |
1994 | 深綠色(G05) | 橢圓形 |
1995 | 粉紅色(RP01) | 矩形(80×40mm) |
1996 | 鐵紅色(R01) | 矩形 |
1997 | 鐵黃色(Y09) | 矩形 |
1998 | 淡紫色(P01) | 矩形 |
1999 | 深綠色(G05) | 矩形 |
2000 | 粉紅色(RP01) | 橢圓形 |
第四節 外國氣瓶的顏色標記
氣瓶的顏色標記,各國都有各自的規定。熟悉外國的氣瓶顏色標記,就成為氣瓶工作者必備的基本知識。
一、日本氣瓶的顏色標記
充裝氣體種類 | 氣瓶顏色 |
氧氣 | 黑 |
氫氣 | 紅 |
二氧化碳 | 綠 |
液氨 | 白 |
液氯 | 黃 |
其他氣體 | 灰 |
二、蘇聯氣瓶顏色標記
共有黑、黃、灰、白、紅、深綠、褐、天藍、保護色、鋁白、紫等11種顏色。
三、英國氣瓶的顏色標記
四、德國氣體顏色
德國氣瓶的顏色,原則上是:氧氣(天藍),氮氣(綠),乙炔(黃),可燃氣體(棕),非可燃氣體(灰)。
五、美國醫用氣瓶的顏色
氧氣(綠),二氧化碳(灰),氧化氬氮(藍),環丙烷(桔黃),氫氣(棕),氮氣(黑),空氣(黃),混合氣。六|、加拿大、荷蘭、法國氣瓶的顏色。
第四章 氣瓶閥的構造和故障
1、氣瓶閥的功用:
灌充氣體時向瓶內充入氣體,儲存氣體時堵住瓶內氣體,使用氣體時向瓶內放出氣體。
2、瓶閥卸壓裝置有幾種結構形式,其動作原理是怎樣的?
目的:為了防止裝有氣體的氣瓶被日光爆曬、明火或其他熱源烘烤而爆破,在某些瓶閥之側接嘴的背面還制有防爆觜,用來配置防爆泄壓裝置。這種泄壓裝置的基本型式分為膜片式、熔塞式、彈簧式、其他為并用式,即膜片熔塞并用式和彈簧熔塞并用式。
3、我國對易熔合金塞(包括瓶閥上的易熔合金)的動作溫度是怎樣確定的?
1) 我國對易熔塞動作溫度的確定,是以氣溫為出發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了便于使用,將易熔塞的動作溫度統一規定為70-4-2℃。
70 -4-2℃目前在我國僅適用于液化氣體氣瓶。這是在氣瓶最高使用溫度60 ℃的基礎上,將計算誤差、瓶容大小、盛裝介質、氣瓶顏色等因素對瓶內液化氣體溫度的影響考慮進去后確定的 。
2)乙炔氣瓶的易熔塞動作溫度為什么定在100±5℃呢?
因溶解乙炔氣瓶內充滿了傳熱性很差的填料,使瓶內乙炔氣隨溫度變化的滯后現象非常嚴重,所以把乙炔瓶的易熔塞動作溫度確定為100±5℃。
4、從瓶閥啟閉結構來區分,瓶閥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幾類?
大致可分為:軸套式、銷片式、螺栓式、吊軸式、針塞式、隔膜式、皺壁管式七種。
5、在排除瓶閥故障的操作中,必須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排除瓶閥故障的工作,必須由熟悉各類瓶閥構造和啟閉原理,并具有一定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員承擔。
2)、在排除瓶閥故障時,務必牢記“寧肯把 ″空瓶″當成″滿瓶″對待,切勿把″滿瓶″當″空瓶″對待的安全警語。
3)、操作人員務必時刻保持正確的操作姿勢,即操作時應立于瓶閥側接嘴的側面距氣瓶一臂位置上,雙臂向前伸出,左手握住氣瓶頸圈下部,右手握住洗耳球、金屬針、小錘、扳手或鑷子,吸動、吹動、挑動震動閥芯升起,或拆卸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從閥內取閥件、硬物。
4)、在拆卸瓶閥封嚴帽、側接嘴堵帽、泄壓帽或瓶閥時,除做好安全準備工作和自身防護外,還應注意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氣瓶兩端對面,不準有人逗留或通行,也不準朝向門窗、通行道或有人活動的場所,以防不測。
5)、在排除氧氣瓶或氧化性氣瓶的瓶閥故障時,事先必須將雙手、面部沾染的油脂洗凈,不準穿戴沾染油脂的工作服和手套。瓶閥及其附近倘有油脂亦需用溶劑擦凈。
6)、對于結構特殊的瓶閥,在未弄清其結構和操作方法前,不準盲目開啟瓶閥。
7)、對于連軸式、螺紋式、皺壁管式、無芯隔膜式以及閥芯無導套的隔膜式和珠壓隔膜式等六種型式的瓶閥,在確認瓶內無氣體之前,絕對不能去松動或拆卸封嚴帽,以防在瓶內有氣體時把閥件打出釀成事故。
8)、在排除瓶閥故障之前,必須弄清瓶內氣體的性質,否則不準觸動瓶閥,以防不測。
9)、松動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錐形尾部時,務必要緩慢進行,每次不起過1/4圈,并停留片刻傾聽有無氣體卸出。無氣體卸出時,方可繼續擰動1/4圈;聽到氣體卸出聲,立即停止擰動,待氣體緩慢泄盡后,方可小心將其取下。
10)、對于盛裝可燃氣體和毒性氣體的氣瓶,在排除其瓶閥故障之前,務必采取專用裝置將瓶內氣體收回、稀釋、中和、燃燒、吸收或其他適應瓶內氣體性質的方法排盡,嚴禁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11)、在排放瓶內氣體時,若發生火焰,則必須立即關閉瓶閥切斷氣源。對有蔓延趨勢的火焰,應發出報警信號,并采取相應辦法進行滅火。